图书馆 自建文库 >>教师文库
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发布日期:2020-3-26 作者:程 蔚 来源: 黄山日报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悄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及其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

一、运用大数据辅助政府决策,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

政府的决策能力是国家治理的核心要素。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集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持,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第一,依靠大数据优势,可以摒弃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用大数据建设智慧政府,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坚实基础和技术条件,有效遏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中梗阻”“低效率”等现象,优化政策执行环境,整合政策执行资源,形成政策执行合力。第二,依靠大数据优势,政府可以建设智慧数据平台对风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风险的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第三,依靠大数据优势,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更为系统、精确、科学的参考依据。对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纠错和完善,更加全面了解各类信息,准确判断发展趋势,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第四,依靠大数据优势,可以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政府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程记录、挖掘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不作为、乱作为及腐败行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筑反腐败的网络数字化监督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二、运用大数据改进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做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治理要坚持的目标和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的深刻转型对社会治理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持续的经济增长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改革为推进以服务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体制环境。与此同时,社会阶层结构与治理主体结构持续优化。从消极方面看,我国社会治理面临多方面挑战:经济风险可能向社会领域传导;农村地区基层治理与服务半径加大;中产阶层增长缓慢与群众诉求多元化并存;人口大规模流动及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冲击社会秩序;网络信息犯罪增多而相关管理规范相对滞后。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治理平台和治理路径。运用大数据改进社会治理,将助力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第一,依靠大数据优势,可以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平台,通过智慧大脑完成多重数字治理体系的联通与协作,依托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和算力支持,实现社会治理效益最大化。第二,依靠大数据优势,可以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着重解决社会治理领域条块分割、资源短缺、响应迟滞、社会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借助云端打通“数据孤岛”,在保障安全、建立新的内部治理架构的基础上最大化数据流动和利用,解决以往政府数据缺乏来源、查找效率低下、跨部门沟通困难等问题,有效推进政务服务,群众从出门“线下跑”转向在家“云端办”,政府从部门“分头办”转向跨部门沟通的“协同办”,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第三,依靠大数据优势,可以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法治社会一直是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而法治社会就是要做到“用法管事、用法办事”,注重依靠法律解决各类矛盾。通过大数据平台,基层组织、社会民众都能与政府部门保持交流,针对社会治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推动政府部门在法律的框架下做好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群体的作用,从完善法治的角度,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对接。让广大干部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维护群众利益、处理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让广大群众依法有序理性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

三、运用大数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服务高效化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是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数据处理技术,为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第一,依靠大数据优势,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数据连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民生领域,每一秒都有海量的数据产生,收集、分析、应用和管理好这些数据,有助于政府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找准民生服务的难点、痛点、堵点,解码公众的需求,真正让公共服务有温度。第二,依靠大数据优势,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数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资源,数据运用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并代表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彰显。 题图:樊成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