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3-6
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是世界唯一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它穿越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凝聚着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一件璀璨夺目的艺术作品。柱础石作为传统木构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构件,既起到受力承重的结构作用和装饰的作用,又是传递人文思想的载体,有着“历史起源早、保存数量多、造型形式广、艺术价值高”的特点。 本文以柱础石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做文化探源,系统地研究了柱础艺术的历史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其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民俗生活和技术水平对于柱础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然后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柱础石的美学特征,对柱础的造型和雕饰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其造型形式来源于几何形体、日用器具、宗教文化、民间习俗等各个方面,常见的柱础有覆盆莲花式、鼓镜式、鼓式、兽式、复合式等类型,这些类型或者有其文化的诉求、或者有其功能上的考虑、或者表达了独特的审美爱好。根据建筑的类型、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在现代建筑中,尽管传统的柱础形式已经消亡,但其神韵尤在,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对国人产生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对于柱础有着强烈的心理诉求,并千方百计的使其在不同的现代建筑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深刻说明了传统文化精神的强大之所在。 本文最后结合项目实践,很好地说明了我们要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保护好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以及保护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