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简报(第九期) |
|
政治生态的基本涵义: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政治生态是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实质上为一种“软环境”、“软实力”。“政治生态”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政通人和”。
政治生态建设提法由来:2007年12月底召开的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金山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促进科学发展的精神面貌上有新气象,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树立昂扬向上的斗志,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努力形成全省上下致力崛起的浓厚氛围。”这是省委首次提出“加强政治生态建设”。4月2日,中共安徽省委举行八届七次全会,省委书记王金山在讲话中对“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作了全面论述。他强调,要齐心协力营造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政治生态。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工作优势,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一要靠正确用人导向来引领,二要靠加强作风建设来培育,三要靠严格管理、有效监督来规范,四要靠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来保障。
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优化我市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新黄山”的重要保证;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黄山”的重要保证;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保证。
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核心,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政风建设、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五年再造一个新黄山”,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经济强市和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开展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解决“凝聚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在解决“战斗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在解决“执行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在解决“向心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五是在解决“影响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六是在解决“生命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政治生态环境建设要建立哪些基本制度和机制:要建立健全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相结合,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统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促进政治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即要健全和完善“鼓励干事”的教育机制、“褒扬勤事”的激励机制、“奖励成事”的用人机制、“鞭策混事”的约束机制、“防止出事”的监督机制、“严惩坏事”的威慑机制以及落实工作的责任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
|
|
日期:2008/6/18 17:29:41
编辑:黄山市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来源:黄山市政治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 |